常年在外务工,家中房屋闲置多年,却因历史收费模式累积了数千元水费欠款,这让刘某某既困惑又委屈。近日,磐石市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因老旧小区水费收缴引发的纠纷,成功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积怨。
固定标准遭遇“空房难题”
在磐石市某老旧小区,因未安装水表,供水站多年来实行“一户一年固定费用”的收费模式。这一模式虽获部分业主认可,却让常年不在家的刘某某犯了难:7年间累计欠缴水费及二次供水费达2503元。供水站多次催缴无果后,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
一边是供水站按规定收费的合理诉求,一边是业主“人不在家用水少”的实际困境,看似简单的欠费纠纷,折射出老旧小区传统收费与人员流动、房屋空置间的共性难题。
情理法交织化解多年积怨
承办法官接过案件,没有简单一判了之。“标的额虽小,但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带着这份考量,法官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出击:直击核心痛点。实地核实刘某某常年不在家、用水极少的实情,为调解打下共情基础。追问症结所在。向供水站了解“7年才起诉”的缘由,得知因业主常年在外、催缴无门才拖延。拿出务实方案。劝说供水站考虑实际情况适当减免费用,同时推动小区尽快安装水表,从根源上杜绝类似纠纷。
短短数日,法官用“法为盾、理为桥、情为黏”的调解策略,让双方冰释前嫌:刘某某爽快缴清协商后的费用,供水站主动申请撤诉,7年僵局瞬间破冰!
“小案件,大治理”。未来,磐石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融入审判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
通讯员:张艳君 隋雨航 曲博涵
初审:刘洋
复审:付新宇
终审: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