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沧州市住建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创新举措,选取颐和荣盛华府小区和泰合荣盛华府小区作为试点,对物业服务费实施监管。物业公司想拿到全额物业服务费,需先过业主“考核关”。
2024年8月起,沧州市住建局联合市委社工部、市委政法委等多部门,在全市推行住宅小区“淘汰式”物业管理考核机制,通过“月通报、季讲评、年考核”给物业“体检”。如今,这项机制再升级——颐和荣盛华府和泰合荣盛华府这两个试点小区的物业服务费,与考核结果深度绑定,开启了“监管账户管资金、考核分数定拨付”的新实践。
“把物业服务费放进‘公共保险箱’,让服务质量决定资金归属。”沧州市住建局物业监管科科长杨立明说,受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委托,试点小区的物业公司与住建部门、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业主交纳的物业费全额存入专用监管账户,物业服务费按“月拨付、季考核、年周期”的规则流转——每季度前两个月全额拨付,最后一个月先拨90%,剩余10%根据季度考核结果再决定是否拨付。
“全体业主成了物业的‘考官’,业主对物业的投诉、诉讼等情况直接影响考核分数,最终决定物业服务费能否全额到账!”杨立明举例说明:“如果小区季度考核成绩优异,物业服务费就能100%按时拨付;如果考核排名处于运河区最后10%,那么剩下的10%费用将先被扣留,督促物业公司整改。若下次考核成绩改善,被扣费用将予以补拨;若全年考核不合格,被扣的所有物业服务费需退还业主。”
与此同时,沧州此前推行的“淘汰式”物业考核机制持续发力。这两个试点小区每月、每季、每年都要接受全方位“体检”,考核结果实时向业主公开。若物业公司服务长期不达标,不仅拿不全物业服务费,还可能被纳入“淘汰名单”,彻底失去小区服务资格。
“以前业主总担心交了费却享受不到对应服务。现在通过监管,能让物业服务费‘花得透明、花得值’。”杨立明表示。
试点小区的业主们对这一政策纷纷点赞。“这下不用怕物业‘收钱不办事’了,服务不好连钱都拿不全,他们肯定得好好干!”颐和荣盛华府业主王丽华的话道出了不少居民的心声。
杨立明表示,若试点成效显著,这一模式将在全市推广,让更多小区享受到规范服务,提升业主生活幸福感。这种“服务达标才能拿全款”的机制,既保障了业主权益,又规范了物业服务,推动物业和业主形成良性互动,为物业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沧州经验”。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苏少静 通讯员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