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
“秋老虎”还在
温燥易上火
此时为什么推荐你吃鸭肉?
鸭肉都有哪些好处?
鸭血真的能补铁吗?
鸭肉如何巧搭配?
快和小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夏末秋初
推荐你常吃鸭肉
夏末秋初,天气虽然逐渐变得凉爽,但三伏天还没有过,“秋老虎”还在,气温还是比较高的,温燥易上火。此时的养生重点为滋阴、健脾胃、清虚热、去火,吃鸭肉正合适。
滋阴:
鸭肉“久服,益气不饥,轻身耐老”,意思是说鸭属于水禽,具有滋阴的功效,有助于降秋燥,所以现在吃正合适。并且鸭肉在《神农本草经》里属于上品,也就是对人体有益的补药,正常食用不会有不良副作用。

健脾胃:
《本草纲目》记载,鸭肉“补中益气,平胃消食”,意思是说鸭肉具有健脾胃的功效,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食用鸭肉,对强身健体有一定帮助。对于有腹水、水肿或因虚热而使热疮长久不愈的人群,可以把食用鸭肉作为食补。

清虚热:
鸭肉性凉,可以清虚热,但又不会伤阳气。根据气候变化,此时养生需要的就是滋阴、清虚热,所以鸭肉现在吃正合适,特别是对于容易上火的人、爱熬夜的人,食用鸭肉,在滋补身体的同时又不会上火。

营养小贴士:
牛肉、羊肉、鸡肉、猪肉等肉类,此时也是可以吃的,都能够补充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对身体都是有益的,只不过由于季节的原因,更推荐食用甘平微凉、清虚热、去火、利湿的鸭肉,但并不是不能食用其他肉类。
羊肉:
甘温,对肝肾有益,但此时可能越吃越上火。
猪肉:
吃后人体不易上火,但滋阴效果较弱。
鸡肉:
平补,不具有清热利湿的效果。

02
鸭肉的4大好处
营养易吸收:
鸭肉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低,营养易吸收。
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 鸭肉:
胆固醇含量较低,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 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
脂肪酸以饱和脂肪酸为主,食用过多,容易引起血脂增高。

有助于降血糖:
鸭肉中富含烟酸,是糖代谢的必需营养素。一般情况下,肥胖、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胰岛素可能会处于抵抗状态,也就是胰岛素分泌很多,但工作能力较差,而烟酸能够让胰岛素更加灵活、灵敏,对降血糖有一定帮助。

补铁:
鸭肉富含B族维生素与铁质,对于贫血、缺铁性贫血人群,常食用鸭肉有一定好处。
并且,除了鸭肉以外,食用鸭血对于补铁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鸭血中所含的铁是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血红素铁,有利于人体补充铁元素,辅助改善缺铁性贫血。

鸭血的推荐吃法
四神鸭血汤
功效:
补血安神、健脾祛湿。
制作方法:
1.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煮开后放入山药15克、莲子10克、茯苓10克、芡实10克、适量玉米、生姜2片,小火炖煮1小时;
2.汤中放入100克鸭血,加适量盐、胡椒粉调味,还可以放入几粒枸杞;
3.大火烧开后煮3~5分钟。

健康小贴士:
1.大量食用鸭血,可能使体内的铁储量过高,并在脏器中沉积,因此要适量食用,推荐一周食用鸭血2~3次,每次食用量50~100克为宜。
2.很多人误以为农贸市场刚屠宰的鲜鸭血更新鲜美味,但实际上,如果屠宰、加工过程不规范,生鸭血容易受到沙门氏菌污染,食用后可能会引起发热、腹痛、腹泻等不适。所以购买鲜鸭血时,一定要选择门店环境卫生较好的正规店铺,实在不放心的话,建议购买正规品牌的盒装鸭血。


立秋后劝你别做这5件事,小心疾病找上你!
03
鸭肉虽好
吃法有讲究
搭配生姜:
生姜:
辛辣、辛温、暖胃、和胃降逆,可以中和鸭肉的寒凉。
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群或者是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吃完鸭肉后可能会腹胀、腹痛、腹泻,推荐可以和生姜一起烹饪。

搭配枸杞、胡萝卜煲汤:
鸭肉可以滋五脏之阴,枸杞滋补肝肾,二者一起煲汤有助于滋补肝肾。

百合鸭:
藕:开胃清热。
百合:润秋燥、清心静神。
二者与鸭肉搭配制作成百合鸭,既营养美味,还能降秋燥,有利于消肿、降火、消除毒热。
营养小贴士:
1.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多吃鸭肉,否则可能会让脾胃更差。
2.用鸭肉煲汤时,不建议搭配薏米等偏寒性的食材。

鸭肉营养小贴士
1.鸭肉滋阴、健脾胃、清虚热、去火,夏末秋初食用正合适。
2.鸭肉的4大好处:
营养易吸收、有益于心血管健康、有助于降血糖、补铁。
3.鸭血的推荐吃法:四神鸭血汤。
4.鸭肉巧搭配:
推荐吃法一:搭配生姜;
推荐吃法二:搭配枸杞、胡萝卜煲汤;
推荐吃法三:百合鸭。
来源: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