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广东佛山市民发现,7月9日南海区民政局发布的《佛山市南海区殡仪馆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公告》中,南海区殡仪馆正在招聘播音、戏剧、表演等专业编外工作人员。此举引起一些人质疑,认为专业“不对口”,怀疑“萝卜招聘”。

佛山市民政局官网截图
“戏剧类的去干吗?写剧本吗?”“有被这个招聘信息震惊到,工资多少?”……不少网友对这则招聘信息提出质疑,认为专业“不对口”。但也有网友认为“很合理”,认为“葬礼都有司仪,播音主持很适合”“现在葬礼都挺专业,也是需要设计的”。对此,佛山市南海区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招聘专业确为殡仪馆需要,单位“司仪”一岗需要从业者有好的形象和表达能力,考虑到播音、戏剧、表演等专业背景的人员受到过专业训练,所以也纳入了此次招聘专业范围。
其实,殡仪馆招聘“司仪”,把专业要求从播音扩大为播音、戏剧、表演,这不是什么“萝卜招聘”,而是拓宽选才面。一方面,给这些专业毕业学生提供职业选择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招聘到更适合的人才。
去年,新成立的民政职业大学开设了全国首个现代殡葬管理专业。当时,也有网友质疑,有必要培养本科层次的殡葬管理服务人才吗?他们认为专科层次就够了。这是出于对殡葬业的行业偏见,认为这一行业属于“低端行业”。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目的,是为了整体提高国民接受教育的程度,让各行各业的新进从业者更大比例地接受过高等教育。这有利于促进各行业管理服务升级换代。我国社会舆论一直存在针对殡葬业管理服务水平的质疑,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殡葬业。
此前,由于存在行业偏见,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殡葬业,但近年来,这种偏见在部分年轻人中逐渐淡化。一些选择殡葬专业的大学生,以及入职殡仪馆的大学毕业生开自媒体账号,大方地介绍自己的专业、职业,也带动更多年轻人抛弃职业偏见。
这对殡仪馆吸引优秀人才无疑是利好。除了招聘“专业对口”,经过专门教育、训练,取得职业资质的殡葬专业技术人才之外,还可面向社会招聘殡仪馆需要的其他专业人才。如当前有的殡仪馆的“司仪”,就具有专业播音员、主持人的水平。或有人说,这是“学历高消费”,葬礼随便主持一下就行了。这就是始终让这一行业服务水平处于低端的思维。要以提供“现代殡葬服务”,来看待这一行业的人才建设。
殡仪馆招聘编外人员,从事非殡葬专业技术岗位的葬礼策划、殡葬研究、殡葬培训、生命文化传播等,满足不同丧属的需求,这确实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这也是殡葬行业从传统转型到现代的过程。回到本次招聘上,殡仪馆招聘“司仪”等葬礼策划、组织人员,提出播音、表演、戏剧等专业要求,无可厚非。
需要注意的是,学表演专业的,就业不一定必须从事表演。学表演而从事主持的,在就业中十分普遍。另外,表演、戏剧专业的人员还可从事生命文化传播等工作等,不能再用“专业对口”局限就业选择。从根本上说,专业只是学习技术与培养能力的载体。
不少网友曾质疑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对专业要求过严,连专业名一个字对不上都不能参加招聘。这种狭隘的“专业对口招聘”,其实是需要破除的。
近年来,殡仪馆的招聘,屡屡上热搜,去年,一家殡仪馆录用的遗体火化工,均有本科学历,且其中一位是名校硕士,也引起舆论关注。殡仪馆的招聘用人冲击着传统的行业观、就业观,这也要求年轻人与社会舆论,不能再抱着原来的行业观、就业观不放,而应与时俱进。
文|熊丙奇(知名教育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