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在枣庄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君山观潮》,传播枣庄好声音,汇聚枣庄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 生淑娴
八十年岁月流转,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华大地上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印记,始终镌刻在人民心间。从台儿庄大战的壮烈搏杀到铁道游击队的敌后抗争,无数中华儿女以不屈的斗志和赤诚的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的史册上留下了厚重一笔。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望历史、缅怀先烈,更要在铭记中传承精神,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力量。
以尊崇之心致敬抗战亲历者。抗战老战士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亲身经历是鲜活的党史教材。近日,枣庄市委领导带队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这既是对老战士们的深切关怀,更是对历史见证者的致敬。
在走访中,老战士们追忆往昔,讲述当年在抗日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坚守阵地、在敌后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峥嵘岁月。他们的讲述中,有战火中的生死考验,有对民族解放的执着追求,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不畏强敌、奋勇抗争的民族气节。走访慰问不仅让老战士们感受到温暖,更向社会传递出“崇尚英雄、铭记英雄”的价值导向,让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人,永远被尊重、被铭记。
让历史记忆融入时代传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为推动抗战精神深入人心,枣庄市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系列纪念日宣讲活动,让历史走出书本、走进日常,成为滋养心灵的精神养分。在单位,“抗战故事分享会”上,党史专家以台儿庄大战中敢死队员奋勇冲锋等史实为切入点,深入解读“血战到底、不畏强暴”的抗战精神内涵;在校园里,“红领巾讲解员”们通过生动讲述铁道游击队“扒火车、炸桥梁”等战斗故事,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种子;在社区广场,“抗战电影展播+现场宣讲”的形式吸引了众多群众,当《铁道游击队》《上甘岭》等经典影片播放时,老人们结合亲身经历讲述历史,让年轻人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认知更加深刻。这些宣讲活动将抗战历史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不仅让大家了解中华儿女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更引导人们思考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推动历史记忆转化为传承精神、砥砺前行的实际行动。
以务实举措筑牢安全意识。“铭记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枣庄市以国防教育系列活动为抓手,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具体行动,让“强国必须强军、国安才能家宁”的理念融入社会肌理。中小学课堂上,“国防知识进课堂”成为常态,通过观看红色影片、国防主题班会等形式,让青少年在互动体验中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树立“国防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在各大企业,“国防教育与企业文化融合”活动广泛开展,通过组织员工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邀请退役军人作报告,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动力,让“产业报国”与“国防建设”同频共振。还有的地方组织“重走抗战路”研学活动,以及台儿庄大战遗址、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等红色地标开展现场教学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既让人们铭记苦难,更引导大家立足当下、明确责任与担当。
八十年前,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坚固防线;八十年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传承精神、实干奋进的姿态告慰先烈。从走访慰问老战士的温情关怀,到宣讲活动的精神浸润,再到国防教育的实践深化,我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历史从未远去。让我们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力量,在传承精神中勇毅前行,让抗战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民族复兴征程上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