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网专讯:上周(8月11-15日),美国农业部供需预测意外下调了美国和全球的棉花供应,而且美棉出口表现不错,但ICE棉花期货反应一般,除了供需预测发布当天上涨之外,其余时间均以下跌收盘。
从供需预测来看,虽然没有彻底改变市场前景,但对市场有积极贡献。从美国平衡表来看,美棉面积调减了84万英亩,而且弃收率意外上升,得州和俄克拉荷马州分别达到32%和30%,导致美棉产量环比减少140万包。结合美棉出口预测随之发生的变化,美国期末库存减少100万包。虽然360万包的水平不算紧张,但同比出现下降。从全球来看,期初库存减少、产量下调和期末库存下降也对市场形成支撑。从美棉出口数据来看,截至8月7日的一周美棉签约量达到24.41万包,装运量15.46万包。从数据上看令人鼓舞,但市场的反应比较平淡。
理论上讲,美国和全球期末库存下降对棉价形成支撑。不过,棉花市场更关注的是现实的贸易状况。全球贸易和政策带来的压力继续抑制纺织厂的采购,并给棉价前景带来不确定性。在特朗普对各国加征新对等关税的情况下,全球主要消费国以及棉制品进口国的棉花消费前景均不看好。据外电报道,特朗普对印度加征关税对该国纺织厂造成冲击,出口订单迅速冻结,国内行业如临大敌。本月,USDA下调了印度、孟加拉国和土耳其的棉花消费量。
据国际纺联最新发布的调查结果,需求疲软仍是当前全球纺织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其次是地缘政治问题和关税问题。全球纺织业经营状况继续呈现负面,延续了2025年1月以来的缓慢下滑态势,企业对未来六个月的商业预期维持下降态势,新订单指数延续今年1月以来的下降态势,未交货订单较两个月前小幅减少,是2024年3月以来的最低,纺织业开机率较四个月前稳中有降,纺织品库存指数降至负值,扭转了2024年11月以来的上升态势。
熊市看消费,牛市看供应,当前国际棉花市场远未走出低谷,供需预测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棉市走向,在高关税面前,棉花消费增长举步维艰,市场投机做多空间极其有限。唯一的基本面潜在支撑是,未来两三个月是美国飓风多发期,市场投机做空的力量同样有限,而美联储降息脚步渐近,虽然改变不了棉市前景,也算是难得的积极因素。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下,ICE期货将继续在66-69.50美分的区间内盘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