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大家都准备去哪度过呢?旅游度假固然开心,但对于晕车的人来说,这一路的痛苦可想而知。
晕车的学名是“晕动症”,通俗讲就是人的眼睛、耳朵和身体感觉“闹矛盾”了!比如,坐车时眼睛看见座椅纹丝不动,可内耳的前庭器官却感受到车子颠簸,大脑收到他俩“打架”的信号,以为你中毒了,赶紧启动“呕吐程序”来救命。
三个对抗晕车的小妙招送给您:
1.短途防晕:提前30分钟口服茶苯海明,司机慎用,易犯困。
2.长途首选:东莨菪碱贴剂贴于耳后,药效持续72小时(孕妇、青光眼患者禁用)。
3.紧急处理:含服生姜片、风油精涂抹太阳穴,或按压内关穴(手腕横纹上3指)、合谷穴(虎口处)。
防晕车全流程攻略
出发前
1.清淡饮食,避免过饱或空腹,减少胃肠负担。
2.提前1~1.5小时服用晕车药,或按说明书提前贴好防晕车贴剂。
3.将鲜姜片贴于肚脐,用医用胶布固定好,或饮用陈皮水调节胃肠。
旅途中
1.选择前排靠窗、面朝行驶方向的座位。
2.坐好后应闭目养神,避免看书、玩手机。也可以听听轻音乐或聊天分散注意力。
3.可以打开车窗通风或打开车内空调外循环,车内应避免异味,高温时可用清凉湿巾降温。
特殊人群的几点提示
1.儿童需用专用晕车贴。
2.孕妇优先按穴+姜片贴敷。
3.偏头痛患者应戴遮光眼罩,并备好止痛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