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后降雨来袭 安阳小麦“稳得住”
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小满刚过,安阳市迎来“三夏”关键期的首场强对流天气考验。受低槽东移与冷空气南下影响,5月22日8时至5月23日5时,全市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不过,此次降雨和大风天气并未给我市小麦带来大面积严重影响。截至5月23日8时许,市农业农村局调查结果显示,除滑县牛屯镇因风力较大、滑县瓦岗寨乡和安阳县韩陵镇因降雨量较大出现点片状倒伏外,我市大部分地区的小麦未受此次天气明显影响,整体长势良好。
记者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当前我市小麦正处于灌浆后期,此次降雨对小麦生长而言,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有利方面来看,降雨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极大地缓解了干旱缺墒地区的墒情,有利于促进小麦籽粒灌浆,增加小麦的千粒重。此外,降水带来的空气湿度增加和气温下降,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对缓解和降低近期干热风的影响十分有利。对于春播或套种地块,本轮降雨改善了土壤墒情,为农户趁墒播种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助于实现一播全苗、苗齐苗壮,为下茬作物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若遇大风天气,小麦仍存在倒伏风险。在防范小麦倒伏方面,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张桂堂建议农民朋友对于田间有积水的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疏通田间沟渠,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降低田间湿度,从而增强小麦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对于我市已出现轻微倒伏的小麦田块,不要盲目进行人工扶直,以免损伤茎秆,可让其自然恢复生长。
市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麦收前的这段时间,农技部门将会持续关注天气状况,做好分析研判,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管理,为小麦丰收奠定扎实基础。同时,也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农技部门的指导信息,合理安排小麦收割时间,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来源:中国文字博物馆)
据安阳市气象局5月23日6时发布的气象信息快报:
受低槽东移和冷空气南下影响,5月22日8时至5月23日5时,我市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过程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全市平均降水量24.5毫米,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站点有5个,25毫米至50毫米的站点有70个,10毫米至25毫米的站点有76个,其余站点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降水量较大的站点为滑县瓦岗寨83.4毫米、文峰区市气象局74.3毫米、安阳县西目村65.3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滑县瓦岗寨30.4毫米(5月22日19时至20时)。
全市偏北风4级,阵风7级左右,极大风速最大的站点为滑县牛屯18.2米/秒(8级)。

天气预报
5月23日多云转晴,下午西部局地阵雨、雷阵雨,偏北风4级,11℃至23℃;
5月24日晴间多云,偏南风2级至3级,12℃至27℃;
5月25日多云,偏南风3级,12℃至28℃。
5月23日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
建议根据成熟度做好小麦适时收晒和后期管理
一、前期农业气象条件
5月20日至21日我省出现大范围高温过程,5月21日我省沿黄及以南出现37℃以上的高温,其中三门峡、洛阳、南阳、平顶山、驻马店等地部分县(市、区)最高气温超42℃,灵宝、卢氏、栾川等9个国家气象站破5月历史极值。5月22日6时至23日6时,我省大部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县市暴雨,信阳、周口局部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全省平均降水量20.7毫米。
二、当前墒情
5月23日08时0厘米至20厘米自动土壤水分监测资料显示:全省有42%的测站出现缺墒,其中重旱占23%,中旱占10%,轻旱占9%。土壤缺墒区域主要分布在鹤壁、济源、洛阳、三门峡、郑州、平顶山、许昌、漯河、南阳等地,其中济源、洛阳、许昌、三门峡缺墒测站比例超过6成。

三、麦收进度
截至5月22日17时,全省已收获小麦1492.9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7.5%),其中:南阳613.2万亩(55.7%),驻马店519.7万亩(43.7%),信阳132.9万亩(26.7%),平顶山116.6万亩(33.4%),洛阳52.1万亩(14.8%),郑州27.6万亩(12%)。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5.3万台。(省农业农村厅)

四、未来三天天气
5月24日白天,全省晴天间多云。
5月24日夜里到25日,中西部、南部多云转阴天,有阵雨、雷阵雨;其他县市晴天到多云。
5月26日,全省晴天间多云。
五、关注重点及建议
5月25日我省中西部、南部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已收获小麦注意趁晴晾晒,做好仓储管理,已成熟小麦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抢收;豫北、豫东地区未成熟麦田需加强后期管理。
各地市未来3天天气及关注重点见表1。

(来源:河南气象微信公众号,安阳融媒综合整理,封面图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