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空中飘蜘蛛网还有小人人”……医院接诊这类中毒病例开始增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6:10:00    

云南人吃野生菌的季节到啦!

进入雨季,

野生菌上市量逐渐增多,

爱吃菌子的人心里乐开了花。

不过,与此同时,

医院急诊室接诊

野生菌中毒的病例也开始增多。

野生菌季

中毒患者 小周(化名):“空中会飘蜘蛛网还有小人人,闭着眼什么画面都有,是怎么到医院来的我都不知道。”

27岁的小周躺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的病房里。两天前,他食用见手青后出现幻觉,被家人送到医院。

昆明 中毒患者 小周(化名):“症状很复杂,这次中毒跟第一次不一样,我是第二次中毒了。虽然已经中过一次毒,但是因为见手青好吃,所以又吃了。”

小周第二次中毒的症状比第一次严重一些,经过两天的治疗,小周情况好转,已经可以出院了。医生介绍,小周的病情相对较轻,没有造成肝肾功能的损伤。但医生提醒,千万不要认为野生菌中毒只有致幻这么简单。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医师 朱峻波:“野生菌有些毒性比较厉害的,像亚稀褶红菇、鹅膏菌是致命的,这些野生菌是绝对不能碰的。”

医生介绍,随着野生菌的大量上市,近段时间医院接诊的野生菌中毒患者有增多的趋势,目前主要以轻症为主。从往年经验来看,每年七月份是收治野生菌中毒重症患者的高峰期。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医师 朱峻波:“每天接诊吃野生菌中毒的五六例,等下雨大量野生菌上市,吃野生菌中毒的人会更多一点。”

野生菌中毒可不是好玩的事情,

也开不得玩笑!

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防范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昆明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发布了相关预警。

云南野生菌种类繁多,许多毒菌和食用菌外观难以区分辨别,很容易误食。到底怎么样辩别有毒的野生菌呢?记住这种简单直白的辨别方法:头上戴帽子有菌盖、腰上系裙子有菌环、脚上有靴子有菌托。有这些特征的野生菌绝对不要食用!想要避免误食毒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霉变或幼小难以辨识的野生菌。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场部主管 翟占世:“很多菌子在幼小时期长相很像,包括牛肝菌种类就很多,黄牛肝、红葱、白葱,都有近似种,有些近似种都是有毒的。鹅膏菌种类在幼小时也很难分辨,大部分鹅膏菌都是有毒的,所以大家在采摘时,幼小的时候根本就分辨不出来到底是哪一种菌子。”

采购野生菌最好前往有正规资质的市场,不要随意在街边购买。另外,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凉拌食用,不要多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炒熟煮透,二次加热野生菌不要使用微波炉,食用野生菌时要适量,不要饮酒。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场部主管 翟占世:“在二次加热时不能用微波炉加热,它可能外面熟了,里面还夹生,尽量用锅炒,也是和第一次烹饪差不多,时间一定要炒够才可以食用。”

此外,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把好野生菌采购关,建立和完善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安全。消费者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产生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反应时,应当立即采取简易方式催吐,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者立即前往附近医疗机构就医。

记者:王驰远 王军 赵悦希 李力

来源: YNTV2都市条形码